走出家庭教育误区 助力孩子健康成长

2024-02-14

走出家庭教育误区   助力孩子健康成长

教学目标:

1、帮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中存在的重要问题。

2、帮助家长了解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。

3、为家长提出几条可行的家庭教育办法

教学重点:家长能够理解新理念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。

教学方法:讨论、交流

教学准备:课件、案例

教学过程: 一、导入新课

各位家长,爱尔维修说过,即使是普通的孩子,只要教育得法,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。今天,我们做在这里,一起走出家庭教育误区,助力孩子健康成长

二、探讨: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;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“老师”。

1、过分溺爱孩子——家教误区之最。    理解“爱”

  出示“溺爱”与家长交流什么是溺爱。(与家长互动)

  溺爱:过于宠爱,由着孩子的性子,惯着孩子。溺爱,是一中失去理智、直接摧残孩子身心健康的爱。   生活中那些行为属于溺爱?(与家长互动)

总结:爱孩子不仅仅是奉献和满足,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和生存的能力,父母永远是“教育者” .

2、家庭暴力是摧残孩子身心健康的杀手。

什么是家庭暴力:家庭暴力就是家庭中某一成员对其它家庭成员在肉体上、精神上、言语上、经济上的虐待。

家庭教育的危害:1、家庭暴力侵害了受害者的人格尊严和身心健康,甚至威胁生命。2、家庭暴力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。不及时有效遏止家庭暴力,受害者本人又不知用法律保护自己,在忍气吞声、长期遭受暴力的扭曲心态下,采取了法律禁止的手段——故意杀人,酿成恶性事件。给社会带来恶劣的后果,极大的危害了社会安定的局面。3、影响子女的正常生活和成长。经常发生家庭暴力的家庭,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。特别是直接对孩子施暴时,更容易使孩子的情绪产生恐惧、焦虑、厌世的心理,轻者影响孩子的情绪,他们自卑、孤独,影响学习和生活;严重者时,孩子们会离家出走、荒废学业,甚至还走上犯罪的道路。

结论:家庭暴力是家长无能的表现,是最低级的教育手段。       聪明的家长是懂得如何处理犯了错的孩子。

3、不懂得身教甚于言教。

出示图片:你发现了什么?(互动)

俗话说:“龙生龙,凤生凤,老鼠的儿子会打洞”,主要指榜样的作用和家庭环境的作用。

结论: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”,“身教胜于言教”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。

4、不懂得与教师沟通,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。

家校沟通的重要性:1、家校联系有利于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,使家校教育产生合力,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。家校联系有利于家长走出家教误区,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。

通过交谈、讲座、书面联系、向家长推荐一些谈家教重要性的文章,并针对孩子的特点和实际问题,教给家长一些科学的、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,还要让家长正确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、能力、爱好等,既不要“望子成龙、望女成凤”,也不要“包办代替”或“放任不管”。

3、家校联系有助于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,有利于老师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,开展针对性教育。

4、家校联系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,提高教育效果。

结论:学校,家庭、社会形成教育合力 教师、家长要合作协调。

5、不懂得教育孩子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。 种树者必培其根,种德者必养其心

结论:家长不应只关心孩子的成绩,更要关注孩子的品行健康发展 。 二、送给您几点建议。

1、尊重孩子,听听孩子想说什么 2、 慎用惩罚 3、 会用奖赏 4、 期望勿过高   

5、 家庭成员的教育观念、立场要协调一致 6、 要欣赏自家的孩子 三、您是否可以这样指导孩子。 1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2、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3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4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

四、在家庭教育中应当培养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。(针对一年级学生)

1、要养成自觉整理书包和准备学习工具的习惯。 2、要养成认真倾听的学习习惯。   3、要养成作业不拖沓的学习习惯。

4、要养成先预习后听讲,先复习后作业的习惯。

5、要养成乐于读书,勤于动笔,善于思考,长于提问的学习习惯。 6、要养成独立完成作业,不半途而废,不依赖家长的学习习惯。   四、结束语:

各位家长,最后,让我们用弗兰西斯·培根的名言“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,它可以主宰人生。因此,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”。 用叶圣陶的名言“什么是教育?简单一句话,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。”来共勉吧!

阅读6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