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会归纳段意,怎么办
一天,乐乐在语文考试中的“归纳段意”上丢了分,她 拿到试卷后非常沮丧,心想:“难道我就真的永远学不会归 纳段意了吗?”想着想着,竟然趴在桌上哭了起来,把老师、 同学吓坏了。
你会归纳段意吗?你也和乐乐一样老在归纳段意上被 扣分吗?不要着急,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,关键还是要找 方 法 。
☆归纳段意的小方法
归纳段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:
1.摘句归纳法
从文章中找出最能表达段意的句子,如过渡句、总起句, 把它们摘录下来作为段意。
2.联词归纳法
从文章中找出能表达本段内容的词语,然后将它们串联 在一起,组成段意。
3.节意归纳法
将由几个小节组成的一段文章,一节一节地归纳出节意,再联系主要内容,归纳段意。
4.分层归纳法
将一段话分成几个意思来叙述,最后按照主次,把它归 纳成段意(注意不是将层意相加)。
5.提问归纳法
先弄懂整段材料的主要意思,再问问自己材料内容主要 讲的是谁?他(她)在干什么?他(她)怎么样?他(她) 在什么地方、什么时间做什么事?最后将这些问题的答案连 起来,就成了段意。
不管是用哪种方法,归纳段意最基本的要求是:明确、 完整、简要。明确,是指让人一看就明白这段话的主要意思。 完整,是指文章的要点不能遗漏。简要,是指段意要简洁明了。
☆实例告诉你怎么做
归纳段意,一定要抓住每段的主要意思,选准角度,语 言要明确、完整、简洁。为了做到这一点,可以采取“去旁 枝,抓主干”的方法进行归纳。比如《草船借箭》第一段, 写了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,其中既有周瑜的计策,又有诸葛 亮的计策。从全文看,事情的起因主要在周瑜身上,因此归 纳段意时就得抓住“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”这一主干,归 纳成“周瑜用短期内造十万支箭的任务难为诸葛亮”。这样 就符合归纳段意的基本要求:如果本段的段意归纳从诸葛亮出发,就不妥当了。
小 知 识
归纳段意的原则是准确和简洁。所谓准确,是指段意覆 盖的范围与段内各句句意要完全吻合,既不漫天撒网,也非 削足适履;既不偏离,也不相悖。所谓简洁是指要求高度的 抽象概括和用精练的语言表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