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用题不会做,怎么办
很多学生数学学不好主要是因为应用题不会做。应用题 是他们经常出错的地方,作为学生的你是不是也像下面案例中的小澈一样不会做应用题呢?
小澈的应用题学得很差,这次小测验,五道应用题错了 四道,可想而知,这次测验的成绩不会太好。
最让他担心的就是怎么拿出这张试卷让妈妈签字。如果 妈妈看到试卷, 一定会暴跳如雷的,挨顿揍是不可避免的, 最可怕的是妈妈一定会没完没了地唠叨。妈妈的唠叨可谓极 具杀伤力.能让窗台上的花儿都谢了。
小澈决定,这件事万万不能让妈妈知道,至于家长签字 的事,找姐姐帮忙签一下算了,下不为例,应该没事的。
就这样,小澈把试卷塞在了书包里,打算把这件事一瞒 到底 。
第二天一大早,小澈还在睡梦中就被妈妈的一声怒吼吓 得醒来,妈妈左手揪住他的耳朵,把他从床上拎了起来,右 手拿着小澈的那张可怜的试卷,怒不可遏
小澈想:“唉,全完了,这下惨了!”
果然,妈妈一边生气,一边不停地唠叨:“你怎么这么不争气啊!每次考试成绩都这么差,尤其这应用题,到底是 怎么搞的!唉…… “”
这时候的小澈既委屈又不服气,他决定一定要搞定这些 应用题,向妈妈证明他并不差!
既然小澈都如此有决心了,那么,同为学生的你应该不 会输给小澈吧?赶紧努力学习解应用题的方法吧!
☆应用题解题方法
其实,说到应用题,小学阶段的应用题也不太难。应用 题是从实际生活中提取出来的,旨在让我们小学生能运用所 学的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。小朋友们要在解答应 用题时注意以下问题:
首先,学会审题。
一“读”,就是认真读题,初步了解题意。读题是了解 题目内容的第一步,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。要反复读、仔 细读,边读边想。读题时要做到不添字、不漏字、不读错字、 不读断句。
二“敲”,就是仔细推敲字、词、句,准确理解题意。 语言文字是应用题中各种关系的纽带,也是解决问题的关 键。因此,审题要像学语文一样,理解应用题中每个字、
词、句的意义。如“倍数”应用题中“倍”的含义,“行程”问题中“相向而行”“相背而行”的含义等,如果对这些 术语没有真正理解,就无法理解题意,进而妨碍列式计算。
三“述”,就是复述题意,用自己的话复述题意,促 使我们进一步分析清楚应用题中的情节。如“小明家养了 35只鸡,28只鸭,如果每只鸡一年可以产13千克蛋,每 只鸭一年可以产12千克蛋。这些鸡、鸭一年一共可以产多 少千克蛋?”我们若能这样复述:“小明家养了35只鸡, 每只鸡一年能产13千克蛋,还养了28只鸭,每只鸭一年 能产12千克蛋,小明家养的这些鸡和鸭一年总共能产多少 千克蛋?”这就说明你对题意已经完全理解了。
四“拟”,就是模拟情境,展示数量关系。有些题目 可通过列表、画图等方法模拟应用题的情境,使应用题的 情节、数量关系直观全面地展示在我们面前,进而扫除理 解题意的障碍。
其次,列式、计算。列式、计算一定要注意符号和数字, 不要因为马虎大意,写错符号和数字。这一点很重要。
最后,验算、写出正确答案。验算、写出正确答案后, 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,看答案在生活中是否成立。不要犯那 种笑话似的错误,如计算年龄时,爷爷的年龄比孙子的年龄 还要小,这时就要检验自己所列的式子是否正确了。
掌握以上答题步骤和方法,再看到应用题你就有思路了。
小 测 试
看看下面三道测试题如果由你来做,你会吗?
1.少年宫的棋类小组有45人,比绘画小组的人数多 25%,绘画小组有多少人?
45÷(1+25%)
=45÷1.25
=36人
答:绘画小组36人。
2. 图书馆新进一批图书,第一天借出这批图书的 32%,第二天借出这批图书的45%,已知第一天借出640本, 两天一共借出多少本?
640÷32%×(32%+45%)
=2000×77%
=1540本
答:两天一共借出1540本。
3.小王看一本书,第一天看了全书的20%,第二天看 了全书的30%,还有25页没有看,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?
25÷(1-20%-30%)
=25÷50%
=50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