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

2025-05-12

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

       小阳的书房总是乱糟糟的,书本、水杯、笔、零食等东 西都是乱七八糟乱放一气,妈妈让他收拾,小阳说:“就这 样啦,我知道什么东西在哪里,收拾了我反而不知道在哪里 了:这样我多方便啊,要什么东西伸手就能拿到。”

你的读书环境是怎么样的?你经常打扫清理自己的书房 ?你是不是也像小阳一样,不爱收拾自己的房间,东西总 是随便乱摆放,还觉得那样很方便呢?你觉得你的读书环境 有益于你读书吗?我们都知道幼苗要茁壮成长,需要充足的 阳光、肥沃的土地,而我们学生要学业有成,就要有浓厚的 学习气氛、良好的学习环境。

☆读书需要好环境

读书效率的提高有赖于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。这里所说 的读书环境,指的是学习室,或称书房。一个良好的书房有 助于提高阅读效率和促进学习进步。读书要尽可能在安静而 且进出人较少的地方,可是一般的家庭是难以做到这一点的, 于是只好靠自己尽量地去创造了。

☆好的读书环境的标准

读书需要好的环境,那么我们需要做到哪几点呢?

1.书房要保持整洁

随着周边环境的变化,人的心境与态度也会有所不同, 当周边杂乱无章时,人的心会随之纷乱散漫。但在一个有条 不紊的环境里,集中精神则很容易。因此环境对我们的学习 和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。

无论如何,我们学习的最基本的环境,就是自己的书房。因为上课环境是由同学们一起营造的,但是书房则是由自己   所创造的私密空间。因此,从现在起,试着把自己的房间打   扫干净,并培养把东西整理得井然有序的好习惯。如此一来, 心情不但会感到舒爽愉快,甚至学习也能得心应手,做功课   时引发的烦躁感也会烟消云散。

2.书桌上不要有杂物

既然书房这个大环境很重要,那书桌这个小环境也理所 当然地同样重要了。要营造好的书桌环境,最重要的就是不 要在书桌上放置其他的杂物。

书桌上没有其他的杂物,会让自己得到一个信息:不可   以做其他的事了,现在就是该学习。要学习就应该认真,不 然就干脆去玩。倘若明明身体已经坐在书桌前了,心中还在 想其他的事,这样当然无法读好书,不会有好的成绩。当坐 在书桌前时,就要有学习的心理准备,每天都这样训练自己, 久而久之,就能专注地学习。人是惯性动物,若每天都能这 样专心地学习,潜意识会告诉自己就是应该专心,不可以分 心做其他的事,久了就会成为习惯。这样长期下来,只要一 在书桌前坐下,就会开始认真学习,而不会做些杂七杂八的

3.照明条件要好

白天学习的时候,室内的采光大致不会有什么问题, 到晚上,照明条件的好坏就跟学习的效率大有关系了。例如 光线不足,眼睛很快就会感到疲劳。眼睛一感到疲劳,睡意 就来袭,再不就是浑身感到倦怠,学习的劲头全失。

在书房里,以大约60瓦的灯泡直射书桌,并且灯泡离 书桌约50厘米,这样所产生的亮度最为合适、亮度足够后,还要注意别让光源太刺眼,否则眼睛还是很容易疲劳,最好 是有灯罩,使灯光不至于太刺眼。

还有一点,只让灯光集中在桌面上的某个部位,其他地 方则一片暗淡,等抬眼看四周之后,眼球本身就得不断调整,也容易促使眼睛疲劳。为了防止这个弊端,得设法使光源照 射到的面积尽量扩散,或者把电灯设在天花板上和桌上两处

以一般的电灯和日光灯来比较,从各种效用上来说,日 光灯的照明条件比电灯更适合学习。只要不让光线直接射到 眼睛,日光灯可以说是学习最理想的照明用具。

4.保持适合学习的温度和湿度

据专家的研究,使头脑保持清爽、学习效率最高的最佳 气温是18摄氏度(包括室内、室外),湿度若低,也可以 感到神清气爽。例如,气温是21摄氏度,湿度是40%,这 种状态下仍然适合学习;而如果气温同样是21摄氏度,湿 度高达70%,就会令人感到闷热,达不到理想的学习状态

要保持头脑清醒,光是气温和湿度适合还不够,还得看 看室内空气的流动情况,以及周围给这个房间的辐射热到底 有多大。也就是说,书房内必须有不断流通的气流。否则长 时间在密不通风的室内学习,脑袋容易变得昏昏沉沉。尤其 一到夏天,强烈的阳光从对面的屋顶或地面反射到书房,很容易令人心浮气躁,所以务必以窗帘、竹帘或树荫等来遮住 太阳的辐射热。

夏天是气温、湿度皆高的季节,是最不适合学习的时候, 所以应该设法使室内保持通风良好的状态,或者在酷热的白 天暂不学习,尽量在清晨或黄昏的凉爽时刻抓紧时间学习,   那才是最好的方法。


试着布置一下自己的房间,不要将其布置得太新奇、太 豪华,或者怪异,而应该以舒适、朴素为原则。同时不要在 学习场所摆放、悬挂一些奇特的物品。可以在房间的墙上挂 一些格言警句的书法作品,或是一些宁静、悠远的山水画, 营造一个书香弥漫、学气浓厚的学习氛围。看看你精心布置 好的房间是不是让你觉得特别有读书的气氛。




启智文坊学堂202403横版.png




阅读0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